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第189章 拆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9章 拆了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然后衙役们敲锣晓谕——去县城。


祝缨与冷云一行人再到县城,一路上,他们在前面走,许多百姓田也先不管了,都跟在后面往县城里去。


黄十二郎在这里也有一处大宅,其豪华壮丽,堪称是县城头一份儿,除了不敢比县衙的门面阔,其占地面积比县衙还要大那么一点点——如今也是被封了。


只因祝缨和冷云当时是直扑的黄家老宅,封这里封得晚了一些,好些仆人已卷了不少细软跑了。


到了县衙,祝缨先把黄十二郎单独看押,再与冷云出安民告示,告知案子从明天开始审理。


黄十二郎将养几日,又被她拉了出来,她又从袖子里拿出一根签子,跟黄十二郎勾了福禄县的账。


此后就是审案了,祝缨还是如在黄家老宅一样,捡个浑水摸鱼的杀鸡儆猴,又有一些撤诉,接着再按次序审理案件,再遇到想趁乱讹诈,就没有这么客气了。冷云看完了三根签子的结果,虽不满足还算满意。祝缨断案过于快了,看得他心痒,也跟着断了几起。顾同等人正在最有精力的时候,一腔的热血,给许多案子都写了条子夹着,简洁明了,甚至附了证据在何处。


冷云断了半天的案,终于被董先生拉走。


——————


冷云走,祝缨也不能让他空手回去。之前给他的随从的东西都打包好了,一些山货、土仪之类。祝缨当时打的好算盘,好歹让他们尝尝味儿,然后通过同乡会馆往外贩售。什么阿苏家的茶、自己县里的干菜等等,不是特别珍贵罕见的东西,但是走个量卖给稍稍能吃得起的文吏等生活水准的人也是不错的。


这是计划的一部分,她是不能错过的。


又有了黄家财产的处分之权,她没动大头,只从中拨出一些钱来压一压礼包。又拨一些给丁、常、梅,又给他们的士卒每日加餐。上司还是不走,祝缨也请他安坐,给他的衙役们也按日供饭。


她办事,少了中间的克扣盘剥,同样的钱向来比别处吃得好,也是人人满意,还能借些南府的衙役们维持断案的秩序。


她将福禄县四个司法佐带来了俩,又让项安、小江来负责收集、安抚一些告状的妇人。女人受黄家欺负,不少是夹着些不能高声宣扬的事的,还是女人来接待合适,等要审的时候一次审完,不叫她们被抻着多受难堪。


花姐本来是非常合适的,但是她没有职事,为防别人说嘴,就不让她明着出面。对此,祝缨觉得十分的遗憾。花姐倒不觉得有什么,在一边又摆了个摊子,为女人看个病。


过了数日,又有了新的情况——出现了不是告黄十二郎,而是告其他的人。乃是一个小商人,经营一间祖传的铺子,不合被一个“大官人”看上了,这人没别的长处,就是有个兄弟在县衙里,于是构陷他收买赃物等罪,叫他吃了官司,最终将他的铺子夺了去。


祝缨道:“刺史大人只与我处份黄十二之权,思城县的裘县令虽然现在不能断案,以后会有官员来管的。你的状子我且收下,到时候我会转交的。”


商人满心的喜悦化成失望,无可奈何地耷拉着肩膀拖着脚离开了。


祝缨叹了口气,对顾同招了招手:“你再去,将他们这些与黄十二无关的别的案子也搜集一下。”


顾同瘦了一圈儿,眼睛也抠进去一点,人却非常的有精神,答应一声,就去扯了个幌子开始干活。


祝缨在这里卷起袖子干了一个来月,有关黄十二的,都给了苦主号牌,但是分类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有儿女被抢的案子,是现在就发还,当场就办了。有家人被打死的,现在还不能杀黄十二,也给他们号牌,让他们等消息。反正人她已经打了,百姓心中也算有信誉,都等住。涉及财产的,立账,给号牌。


她自己不休息,带着县学生也不休息,衙役们也不敢休息,都卯足了劲儿干。期间,福禄县的公文也不时地由驿马传递过来,祝缨白天处置黄案,晚上顺手办福禄县的公文,又抽空写信给赵泽,问他阿苏家情况如何。


又连轴转了一个来月才算将黄十二郎的事情理顺了。“大罪三千”是夸张了,但是人命、指使逼死人命、指使殴伤致人残疾、强抢民女等事总不下几十桩,又有放高利贷利滚利夺人田地、祖传珍品的许多件。而他的管事、心腹仆人干的恶事比他还多,狗比主人凶。


连同“私设公堂”、隐瞒户口土地、“收买官府”,照祝缨的估计,他能活到今年秋天,那是律法保了他的命。如果一切依法而断,要补偿受害者、归还被他不正当获得的财产,粗略估计,他的财产只得剩三分之一。


不过祝缨打算追讨他历年隐瞒户口、土地欠下的租赋,这一追就追得没边儿了,落祝缨手里,能他追到倾家荡产。户口的劳力给他服役,他不得折算回来给国家吗?隐瞒的土地多少年的税不得缴吗?


祝缨觉得这样挺合理的。她打算给林氏的三个孩子每人预留二十亩地,够活,还够当嫁妆、老婆本,足够了。孩子没满七岁,按律都得照顾的。


黄家管事、仆人的,她也都给判了,就等朝廷一声令下,她就开始执行。


再有思城县的裘县令等人的所为,她也一一列明。裘县令买卖官司的事没怎么干,不过一个“失察”跑不了。其余也有贪赃枉法的官吏,也有买卖官司的文书……她都给注写了相应的律条。但是都不自己来判,尤其是裘县令,得发给冷云上报朝廷。


抻了个懒腰,祝缨又提起笔来,接着写:顾同,拟从九品,吴小宝,拟从九品……


干了活的人,怎么不得举荐一两个?顾同或许还想走个科考的路子,但是上官保荐也是正途之一。小吴本来就在候选等排名的,再推一把也无妨。其他的县学生,多少添个名字上去,也算一笔资历,何况是真的干了事的。


这些都写完,祝缨却迎来了京城来使——御使姜植、宦官蓝德。


姜植在御史台的日子比祝缨在大理寺的日子都长,宦官蓝德却是个小年轻,二十来岁,也是个面白无须的周正人。两人一路快马加鞭,计算时日,他们几乎与祝缨当年奔赴京城时的速度要差不多了。


两人到祝缨面前时已累得面无人色,走路都需要有人架着了。


祝缨道:“怎么这般……”


姜植对她使了个眼色,说:“奉诏。”


姜植展示了身份,蓝德也拿出了自己的腰牌,二人又拿了皇帝的手诏。祝缨赶紧跪下了。


姜植道:“带我们去看、看那个‘仿官样’!”


祝缨道:“不在县城,他的胆子还没大到这般地步,还请使者暂歇片刻,下官安排马匹。”


两人都舒了一口气,彼此苦笑一声。


蓝德与这二人都不熟,说一声:“打扰了。”就去休息,祝缨送姜植去安歇。姜植强撑着说:“陛下震怒!”


祝缨点点头,诏书她看过了,能想象得到。


姜植睡到天黑,浑身酸痛地爬了起来,饭菜已在灶下热好了,当时端了上来。祝缨过来陪他吃宵夜,两人一边吃一边聊。


————————


却说,祝缨和冷云的奏本差一点就晚了。黄十二郎有十一个姐姐,最大的那一个孙子都能娶媳妇了。十一家姐夫,势力自然不小的。思城县的富户都不够她们嫁的了,也有嫁到更远一点的富户家里的。有自己已儿孙满堂,不靠娘家也能过下去的,觉得娘家待她们不过尔尔,就先看看动静。也有自己想管,夫家怕事的,只得在家里念叨。也有能说得上话的,撺掇家人相帮黄十二。


她们是不相信,自己娘家那么大的一个势力,会被人给掐死了,还想搏一搏


其中两个嫁到邻府的一合计,裘县令人都找不到了,南府那里也是找不到人,又派人去了刺史府,发现刺史不在,仿佛是去福禄县的。事情有点不妙。娘家就是她们的底气,她们也得帮着娘家。两人一不作二不休,各自指使儿子上书,为舅舅鸣冤。她们的儿子也是富家子,有几个钱读书,也有县学之名额。


以学生之名上书,倒说得过去。


派了人,日夜兼程往京城去告状。


没头苍蝇似的在京城转了半天,他们的官话讲得稀烂,一般人也听不明白,只得一路向北,直挺挺到了皇城外面,当地一跪,求过路的官员给带信。


这事有点稀奇,被路过上朝的裴清给遇到了。裴清见是京城地面发生的事,以为又是巫京兆不爱生事给闹的,顺手给拣到了。打开一看发现不对味儿,他也不敢扣着,拿着状子就去政事堂了。


政事堂里王、施二人都认为不太可能,祝缨怎么可能干这个事?二人活了几十年,不是没见过前半辈子清廉如水,后半辈子其贪如墨的。但是两人有一个念头:这小子何等聪明,真要谋财害命,怎么能叫你们俩跑到京城?不不不,他要真动手,你家钱都进了他的袋里,你还当他是好人呢。


两人将这状纸扣了一天,预备研究一下,次日派人去福禄县询问。


次日,祝缨与冷云的奏本就到了。


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王云鹤将奏本转交给皇帝时,先将诉状放在上面,再将二人奏本放在下面。皇帝先看了诉状,脸上一沉,再往下一翻,气得更狠。


问王、施二人:“你们怎么看?!”


施鲲道:“祝缨正在忙宿麦的事儿,他恐怕不会另生事端。”


王云鹤道:“陛下看那个夹片,私设公堂图样都有,很难做假。”他地方官做了不短的时间,对“士绅”们的脾性也颇为清楚了。面上光鲜,底下也是良莠不齐的。祝缨将前因后果说得明白,另一份诉状就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为了慎重起见,王云鹤还是建言:“他既不惧朝廷派员,便是有理有据的,陛下不妨派员过去一探究竟。他与冷云二人在大理寺时日不短,大理寺现在的人,恐怕……”


皇帝冷冷地道:“恐怕什么?蓝德!你去!”


王云鹤吃了一惊,宦官?忙道:“陛下,蓝德是内官,未谙律法,断不能独行。”


皇帝道:“再找个御史。”


姜植就请命跟过来了。


皇帝给他们就一个任务:“查私设公堂是否为实,如是实,即行诛杀!”别的什么都没说就限期让他们去福禄县。


原本到福禄县的期限,如果是赴任,能给两到三个月的路程,皇帝就给他们一个月,到了马上查,查完不用他们自己赶回来,驿路加急文书递过来也可以。皇帝要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给一个结果。


姜植说完,一阵唏嘘:“陛下的脾气,越来越大了。我信是个可靠的人,这事儿,究竟……”


祝缨道:“只有更恶劣的。”


姜植放心了,道:“还是你这儿好。”


祝缨知道他有心事,道:“既然陛下不要你们即时回去,你就多住两天,吃点橘子,如何?”


姜植道:“好。哎,正事可不能耽误!”


“好。”


祝缨第二天就安排他们俩连同几个随从一起去黄家庄园。“仿官样”好好的放在那里,祝缨连尺子都带了两副,一人一副让他们自己量。看完前堂看黑牢,看完黑牢逛大宅。宅子里的东西都清点入库准备赔偿给苦主了,但是这么大的宅子还是让姜、蓝二人惊讶了。虽土,但它地方大啊!在京城住不起这么大宅邸的二人,心里颇不是滋味。


看完了,再领他们出去走一走。


专挑李大等苦主家看,看完再将无数份卷宗推给他们看。


蓝、姜二人对望一眼,也不想再多生事,都说:“看明白了。请诛黄贼!”


祝缨问道:“不经勘覆恐怕不好吧?”


蓝德笑道:“祝大人不愧是大理寺出来的,就是讲究。不过我只听陛下的。大人听不听呢?”


祝缨道:“冷刺史与我一同上书,他……”


“即行诛杀。”蓝德又强调了一遍。


祝缨叹气道:“好吧,我安排一下,二位这个可是看清了?”


蓝德道:“陛下有话,即行诛杀。”


祝缨道:“好!我这就让他们提人!陛下的心情,臣虽无知也能体会一二,这就安排。”


她先命人去调了健壮的衙役与一百士卒前来,再征了三百徭役,又命去县衙大牢里提黄十二郎的人一路宣扬:要杀头了!领到号牌的,都去看杀头吧。


招呼了遍地的百姓到黄家大宅那里围观,不幸又踩坏了一些庄稼。亏得预先调了人手来,才勉强维持住了秩序。


姜、蓝二人都暂时在黄宅住了一天,姜植还好,蓝德急得上蹿下跳不停催促。当天傍晚,又有快马赶到,补了一道旨意:“细细地审!除恶务尽!”紧接着又是一匹快马,是政事堂的公文,讲的是“用心办案,暂代思城县。”祝缨将两份文书展示给使者,蓝德道:“陛下可没说不杀!”他也展示了补给他的诏书——观摩此案。祝缨道:“知道。”


第二天一早,祝缨命在宅子外面搭起了台子,设座。


姜植道:“怎么设在这了这里?”一般设座,尤其是正式的,都是座北朝南,或者是因地势,取一面向平坦之地。祝缨把台子设在了黄家围墙外,也不知要干嘛。


祝缨道:“请。”给二人也设了座,然后拿了一份拟就的文书,判黄十二郎斩刑。


因为有手诏,朱红的字,诛杀。


蓝德道:“快着些吧,办完了也好缴旨。”


祝缨道:“就好。”


她也不问黄十二郎是否知罪,从头到尾三个多月了,查出来的东西那么的多,已不是知不知罪的问题了。


她说:“拆了。”


蓝德没听清楚,问道:“什么?”


祝缨指着“仿官样”外面的围墙说:“拆了。”


黄十二郎一直阴沉沉的,从之前的怒吼咆哮,变成沉默,此时终于有了反应:“你!!!欺人太甚!”


别人可不听他的,遵着祝缨的指示,开始拆他的老宅,一点一点的,拆得很仔细,保证不是什么“断壁残垣”,而是点滴不剩,围墙拆去,“仿官样”露了出来。祝缨再命人宣讲什么是私设公堂,这样是要砍头的,以后见着这样的要上告。


拆完了“仿官样”再拆黑牢,地牢、水牢都被掀开了露在了众人的面前。然后是账房、收租子的院子、左一路拆完,再拆中路,渐渐将黄十二郎的大宅一点一点剥开给所有人看,看完即拆。


祝缨动用了三百人,拆这一所大宅,直到加狗窝都拆完了,黄十二郎绝望地瘫成一团。


祝缨抬头看一看天,道:“还能赶上时辰。”


下令行刑。


刽子手手起刀落,黄十二郎一颗人头落地。祝缨命人将人头拿石灰腌了,装匣,交给蓝德。


蓝德像是被烫着了似的缩回了手,道:“送、送京。”


祝缨又看姜植,姜植点点头。围观的百姓一拥而上,将黄十二郎的尸体踩了个稀烂。


祝缨道:“二位,咱们先回县衙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