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赤心巡天 > 第二十二章 一池春水映桃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二章 一池春水映桃花

  赤心巡天

现在都开始……纪念了吗?


姜望真真切切是已经死了?没有挽救余地?


储物匣里叠着的那些信,真的不会再增加了吗?


早先寄出的云鹤盘旋在万妖之门外……应该已经消散了吧?


安安的信和她的信,都消失在云气中。


姜望在万里逐杀张临川之前,曾通过商行偷偷送了一些礼物到凌霄阁,有安安的,也有她的。


送她的礼物里,有一架焦尾琴——她以前其实不会弹琴,琴棋书画中,她只对书法有些兴趣。但练字是件太枯乏的事情,故也是并不勤快的。还是最近督着姜安安,才练得多些。


世人对淑女的想象,自然影响不到她叶青雨。


什么红袖添香,为君抚琴……谁配?


当然修行是必须的,被叫了那么久的师姐,她总要担点什么责。生活在凌霄秘地,自小锦衣玉食,总要为云国百姓做点什么……像父亲一样,护一方安宁。


可除此之外的时间,她情愿坐看云海。


让她觉得快乐的事情,是澄净的天空,闲适的游云,是书里的故事,掠过四野的风。


世间俗事千千万,她不萦于心。


有时生意吃些亏,少些收成,谁与谁在斗气……她也都笑笑便过去,算不得什么。


她应该是对什么古琴、古筝无甚感觉的。


与乐声相比,她更喜欢安静。


相较于丝竹管弦,她更听得来水潺潺、风撞铃。


但这架焦尾琴的音色,实在好听。


她拨动琴弦的第一下,就被迷住了,莫名觉得弹琴也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所以她练了很久……


她练了很久的曲子,弹给谁听?


不要哭……


不要哭。


她这么告诉自己。


但眼泪不听。


见得宝贝女儿掉泪,叶凌霄勃然大怒,面露凶相地看着闻人沈。


我叶凌霄人来了这里,就是帮你镇了场子。真个在这期间爆发种族战争,也须叫妖族瞧瞧我“横推列国无敌手,万古人间最豪杰”的实力。


老子如此支持你闻人沈。


结果你尽扯些伤心事,惹我女儿掉眼泪?


闻人沈也是愕然!


我还没来得及讲一讲武安侯的悲壮故事,吸引世侄女于此停驻缅怀……怎么才起个头,就开始哭了呢?


向来只知道武安侯不近女色,不贪享乐,一心修行。


没听说过武安侯在云国有红颜知己啊。


竟然还是叶凌霄的女儿?


但他堂堂朝议大夫,心思转得是何等之快,立即便对叶青雨道:“先贤苌慎有诗云,莫道人间无惨事,总是英雄使人悲!世侄女的心情,老夫能够体会。”


“想武安侯何等英雄?霜风谷一战,顶着极寒之风,搏杀妖族天海王而返。却死在人妖勾结之下,叫人扼腕。”


“那幕后黑手我们已在全力调查,这妖族近在眼前,同样不可放过。”


“军神前日亲身降临妖界,轰平霜风谷,大战天妖猿仙廷,就是为了给武安侯报仇。”


“如今我主持此处战场,架战车、排劲弩、列飞舟,又有英勇伯统御湮雷军在此,是以雪恨之心,必要拿下南天城,方可告慰武安侯在天之灵!”


他说得兴起,就要顺势在这城门外,开启一场激励人心的战前讲演。


带动一个小姑娘的情绪是带,带动满城战士的情绪也是带,省得劳烦两遍了。


恰在这时候,叶凌霄抬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很认真地问道:“你们齐廷是确定姜望已经死了吗?尸体找到了?”


闻人沈叹了一口气:“虽然没有寻回尸体……但这件事情,是军神大人亲自确认的。”


叶青雨默默地闭上了眼睛。


叶凌霄手上用了力:“当然我很尊重军神。不过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既然还没看到尸体,是不是说明还有希望呢?”


“啊,是,是!”闻人沈反应过来,诚恳地道:“武安侯乃国之天骄,向来能为常人所不能之事,这一次也未尝不能再续传奇……待我军打破南天城,老夫一定要穷搜四野,找寻武安侯的痕迹!”


冰雪聪明如叶青雨,当然听得出其中的安慰。


但她确切从中攫取了安慰。


爹爹说得很对啊,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古来如此,不是么?


哪有还没找到尸体,就确定人已经死了的呢?


她强忍着眼泪,睁开泛红的眼睛,轻声道:“我为人族英雄的境遇而悲伤……失礼了,闻人世伯。”


“不妨事,不妨事。”闻人沈叹息道:“武安侯这件事,确实太过突然。何止世侄女难过呢?我家里那孙女,听说武安侯出事的消息,是几天都吃不下饭。一天一封信来问我,不肯相信是真的……”


“你那个孙女是怎么回事?”叶凌霄冷不丁道。


闻人沈都有些不记得自己的重心在哪里了,愣了一下,才道:“我孙女才九岁,向来崇拜武安侯。”


叶青雨耳边听着父亲和这位闻人世伯的对话,眼睛却是不由自主地,又看向那城门上的匾额。


武安……


武安。


以武安邦者,却终是不能自安么?


史书上多少英雄悲壮落幕,她读史的时候却是从未想过,此事会在身边重演。


当年在云城分别,看着那个走下登云阶的白发少年的背影,她知道他一定会再回来。因为一个那么有责任感的人,不可能把妹妹孤零零地留在人间。


时光荏苒,所有承诺过的事情,那少年都已经完成。


少年此后的传奇,更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她们之间也有更多的联系发生。


曾经在除夕夜看花灯,后来听闻庄国副相董阿身死。


曾经在观河台,亲眼见证他夺魁,显耀于群星之中。


曾经一天问八遍情报,问得父亲都躲着自己,直到知道齐国大胜,他立下大功,性命无忧……


但所有的那些画面里。


她印象最深刻的,始终是那天的那个背影——


肩负所有,独剑远行。


那时候还那么稚拙,却已经那么巍峨。


他还会像当初那样回来吗?


他还会像之前的每一次一样,藏好所有的伤口和痛楚,笑容满面、得意洋洋地回来吗?


这时候她感觉到城门楼上,似有一道视线落下来。


她抬眸望去,正看到一个戴着菩提面具的灰衣女尼,看到了面具上代表着智慧与觉知的菩提枝,当然也看到了横在菩提枝上的……那一双迷惘、失落、哀伤,却有着魅惑无穷的眼睛。


她和她。


各自戴着面具和面纱。


一个站在城门楼上,一个站在城门楼下。


彼此看不清面容。


只有眼睛看着眼睛。


各有各的情绪复杂。


恍如一池春水映桃花。


桃花也泛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