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111章 精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11章 精算

  蜀汉之庄稼汉

在以农业活动为主的北方地区,为什么把过过冬叫作猫冬?


因为地里没有活了,天太冷,啥也干不了,所以只能蹲在家里,想办法取暖。


连续几场大雪过后,几乎彻底把关中的人类户外活动给封住了。


特别是像冯君侯这种,宅子大,又烧有暖炕,房里还添了新人。


若非是为了保持身体状态的需要,还有虎女的监督,他甚至想连早起锻炼都免了。


当然,关中几乎已经没有了人类的户外活动,就说明还是的。


普通老百姓没有能力在这么冷的天出门。


但终究还是有能力在户外保暖的人。。


比如说朱据,这个孙大帝的女婿。


同行的还有赵广和杨千万——现在冯君侯身边,他们一个是铁甲骑军的将领,一个是轻装精骑的将领。


“杨将军,这么冷的天,大汉的骑军居然还能发起冲锋,确实比魏国骑军强多了。”


站在高处,看着下边的骑军不断地变幻着队行,忽而聚拢,忽而分散,朱据不由地惊叹。


大吴这些年来,多是在冬日和春日时北上。


原因之一就是在这两個季节,&nbp;&nbp;魏国的骑军没有办法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冬日的时候,骑马飞奔,&nbp;&nbp;光是冷风刮在脸上,&nbp;&nbp;就能让人感觉有如刀割。


更别说拿着武器骑上飞奔。


只要冻得厉害一些,&nbp;&nbp;就能让手都会没了知觉,根本无法握紧兵器,&nbp;&nbp;更别说是在马上挥舞武器。


至于春日,自然是因为淮南多春雨,整个春日,&nbp;&nbp;地面多泥泞。


虽然对大吴的步卒来也说是麻烦,但春日江河河水的增多,对大吴的舟师有利。


而魏国的骑兵,&nbp;&nbp;在泥泞的道路上,根本跑不起来,更别说是跨过恢复了水位的水网。


“我现在终于明白,&nbp;&nbp;为什么魏贼的精骑,&nbp;&nbp;会屡屡败于冯君侯之手。”


朱据贪婪地看着下面仍是跟随旗鼓不断变幻的骑兵阵列,&nbp;&nbp;忍不住地发出惊叹。


说实在话,若不是有人亲自讲解,&nbp;&nbp;就算是自已亲自进入汉军的骑兵营,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养一支骑兵,&nbp;&nbp;需要下多少功夫。


特别是像养冯君侯麾下这等精锐骑兵。


喂马的草料与精料,&nbp;&nbp;骑卒脸上的油脂,&nbp;&nbp;手里的手套,小至一块马蹄铁,大至骑卒的披甲兵器。


按汉将的说法,&nbp;&nbp;那都是有讲究的。


有一些东西,&nbp;&nbp;只有兴汉会有能力给军中大规模提供。


而这些东西中,可能一个小小的改动,&nbp;&nbp;就能改变整个战局。


很严格,&nbp;&nbp;很精细,&nbp;&nbp;完全不同于步卒。


现在,汉国把骑军所有的细节都展示在自已面前,&nbp;&nbp;没有一丝保留,&nbp;&nbp;坦坦荡荡。


知道了这些东西,就算大吴没有办法像汉国那样,&nbp;&nbp;组建起大规模骑兵。


但至少再次面对魏国时,&nbp;&nbp;也会知道应当去应对。


冰冷的天气里,朱据心里一片火热。


回到自已的居住,&nbp;&nbp;他不顾劳累,立刻就拿起纸笔,记下了今日的心得。


下了大雪之后,意味着已经是进入了深冬。


日子一天天过去,建兴十五年最后一个冬日,大汉天子阿斗发了一道诏令,下令让群臣拟定一个新年号。


然后在元旦的大朝会上,最后选定了“延熙”这个年号。


事情到了这一步,但凡有资格朝堂之事的人心里都明白一件事


天子在这个时候改年号,那就意味着明年,十有是要迁都长安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虽然丞相去世了,但关中有冯君侯坐镇,诸事还都比较顺利。


与连襟操心新年号与迁都不一样,冯君侯在元旦时,很是高兴地和自已的妻妾孩子好好过了一个新年。


给孩子们弥补了这几年的遗憾。


这几年来,冯君侯东奔西跑,南征北战,双双和阿虫的童年里,大人与阿母的陪伴是很珍贵的回忆。


还真如关大将军所言


享了他人享不到的公侯之家的待遇,就当有公侯之家的承担。


刚刚进入延熙元年,关中的雪才开始融化,朱据就迫不及待地派出人马,加急给建业送信。


他要把自已在汉国的所见所得,全部告诉吴大帝。


这本是为君上所想的好意。


没想到信刚一送到吴大帝手里,就差点被撕碎了。


“多少?一匹铁甲骑兵需要这般多钱?怎么可能?难道他想让朕把大吴的将士都解甲归田,只养这一支铁甲骑军?”


吴大帝看着信上所说的钱粮数目,&nbp;&nbp;差点当场犯了高血压。


对于骑军太过耗费钱粮这个事情,&nbp;&nbp;孙权其实心里是有准备的。


但就算耗再多的钱,&nbp;&nbp;也阻挡不了他想要组建骑军的心。


要不然也不至于几十年如一日地想要交好辽东。


除了是想让联合辽东,南北夹击魏国,&nbp;&nbp;从辽东取得马匹,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魏国精骑,一直是压在吴国头上的一把利剑。


锋锐无比,偏偏又让孙权无可奈何。


汉国铁甲骑军的出现,终于让孙权看到了一线希望。


三千就可踏破十万军。


三千而已!


汉国有了凉州与陇右,在孙权想来,就算马匹全部要从汉国那里买,咬紧牙关,怎么说也能凑齐三千铁甲骑。


所以他才愿意把吴国的镇国重器对汉国开放。


说句真心话,如若汉国能帮大吴建成铁甲骑军,孙大帝甚至愿意把吴国造船技术作为交换。


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思,所以孙大帝这才选了又选,选出一个在他眼中堪比吕蒙,文武皆备,同时又是他所能信任的女婿前去汉国。


没想到这个女婿去汉国这么久,送回来的信息,居然是要花钱。


而且是花大钱。


怎么个?


大吴一半的赋税才能养得起这支三千人马的铁甲骑军。


这是疯了吗?


大吴可是有三州之地!


而萧关一战前的汉国呢?


不过是一州加陇右。


而且那个时候陇右才拿下来几年?


虽然仔细想想,蜀地这十几年来,似乎一直都很有钱。


但它就是再富,也不可能豪富至此,能拿出这么多钱粮打造出这么一支铁甲骑军……吧?


就诸葛孔明生前那副节俭模样,他舍得如此花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