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780章 意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80章 意外

  蜀汉之庄稼汉

吴国荆州方面的大规模军事调动自然瞒不过司马懿。


而且还有细作以极快速度把荆州南部蛮僚叛乱的消息传了过来。


得知在这个关键时候,吴国荆州南边竟然有大规模的蛮僚叛乱,司马懿第一个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感觉后背有些发凉。


洛阳的那位陛下,布局竟然这般深远?


这一次荆州南部的消息能这么快就传到自己手中,要说不是早有准备,司马懿肯定是不信的。


再加上在这个关键时刻,武陵郡五溪蛮的叛乱,正好牵制了吴国荆州方面的大部分注意力。


到时自己就可以再无顾忌地领军西进。


这难道当真是巧合?


想起刘晔对曹睿的评价,司马懿不禁嘿然一声


“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我们这位陛下,果真是心志远大。”


再想起曹睿登基以来的种种作为,司马懿眼中露出某种不明意味


“只是秦始皇和汉孝武能,都未免有酷烈之嫌,更何况陛下才智犹不及?”


他坐在那里,神色变幻不定,也不知在想什么。


过了好久,这才大喝一声“来人!”


“大将军可是有事吩咐?”


守在门口的亲卫入内,恭声问道。


“传令下去,让荆州水师加大力度督造舟船,敢有怠慢者,以军法处置!”


“诺!”


荆州南部的消息在到达司马懿手里的同时,又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洛阳。


曹睿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给长安的曹真下达了军令。


紧张准备了整整近一个月的关中十数万魏军,如同山洪爆发,顺着关中与汉中之间的各条通道,向着汉中汹涌倾泻。


曹真的主力,号称三十万,直接从长安出发,向着子午谷谷口方向前进。


而守在陈仓和堳城的魏军,亦在同一时间行动起来。


心心念念北伐关中,还于旧都的大汉丞相,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汉中通往关中的道路口筑乐城、汉城、黄金城等关城。


一是为了防魏军大举进犯,二是为了方便支撑后面从汉中北伐关中。


同时他在通往关中的各条道路上,不但派了不少哨探,甚至还在险要之处筑有山寨。


所以陈仓和堳城的魏军,不但要严密封锁了陈仓道和褒斜道的谷口,而且还要派出前锋,清扫各条阁道的汉国关寨。


魏军的清扫行动很快就触发了汉国的警戒,关中魏军的异动,在第一时间就被传到了诸葛亮的手上。


各路哨探皆告急,诸葛亮的眉头大皱。


即便才智如他者,也无法在没有足够情报的支撑下,对魏军的主力作出判断。


虽然陇右之战最后取得了大胜,但不可否认的是,魏军也曾差点反转局势。


无论是略阳的失守,还是街亭的差点失守。


甚至魏延北伐无有大功,乃至赵云被曹真逼退回汉中。


还有吴懿进军过慢,导致上邽与临渭有足够的时间应对,被拖了相当一部分兵力等等这些事情,都暴露出汉军的缺陷。


而作为反面例子的,则是冯永的陇关与街亭两场战役,还有诸葛亮自己的下辩与陇西之役。


这些事情终于让大汉丞相明白了一件事情


士卒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


所以在陇右之战后,这两年多来,诸葛亮一直在汉中选考良将,演兵讲武,同时还裁减了相当一部分的老弱。


相比于第一次北伐,此时汉中士卒,就算是加上后来李丰从江州带过来的两万,数量也只不过是在六万上下。


反观魏军,除了从子午谷进入汉中号称三十万的主力,褒斜道和陈仓道亦各有号称十万大军。


面对来势汹汹的五十万大军,汉中这点兵力似乎显得太少了。


前来禀报军情的杨仪看到丞相面露忧虑之色,还道丞相是因为敌我相差太大,于是开口建议道


“丞相,这魏军来势众多,我们要不要让锦城那边再征发一些役夫?”


诸葛亮摇头


“曹贼虽号称有五十万,但据这两年所探到的消息,关中贼军,最多不过十五六万。”


“况陇右居高视下,随时可以俯冲关中,故曹真所对汉中能用之兵,最多不过十万。”


“再加上现在正值连日阴雨,我们依山恃险,足以抵挡。若是能把他们挡在山中一个月,说不得还能伺机大败之。”


做梦都想着要进入关中的大汉丞相,这两年多来,不辞辛劳和年高,不但找过熟知地形的人问过连通汉中与关中的这几条道路。


甚至每一条他都实地亲自看过,当真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再加上有南乡工程队的支持,路口处新筑起的关城,还有汉中经过这些年的复垦,已经成了大汉重要的产粮之地。


此战大汉根本没有后勤之忧。


所以手握六万精兵的大汉丞相,还真不怕曹真的十万大军。


“既如此,丞相复有何虑?”


杨仪有些不明白。


“吾所虑者,乃是天子……”


诸葛亮面有忧虑之色,紧皱眉头,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南方。


他忧的不是汉中这点兵力能不能挡住“五十万”魏军。


忧的是八月初大汉天子就已经离开锦城,正在向汉中进发。


算算日子,天子到达汉中的时间,正好就是魏军进入汉中的时间。


置天子于险地这个口实,即便如大汉丞相者,亦担不起。


要不然陛下叫了这么多年的相父,岂不是白叫了?


杨仪经丞相提醒,这才猛然想起来,不禁失声叫道


“汉中军情紧急,我竟是忘了这个!”


说着,杨仪的脸色终于大变,只见他急声道


“丞相,所幸天子尚未到汉中,不若赶快派人前去请天子返回锦城。”


诸葛亮苦笑一声,低声说道


“大汉天子欲巡视汉中,自出锦城那时起,就已经传了开去。若是听闻曹贼前来,便半路而返,世人会怎么看?”


杨仪一怔。


虽然后汉以来,儒风渐盛,但尚武遗风犹存。


若是大汉天子闻贼军来,直接就掉头回锦城躲避,那兴复汉室的话,只怕就成了一个欺骗世人的笑话。


刘家天子临阵而逃,谈何兴复汉室?


可若是大汉天子来到汉中,亲临阵前,万一有个什么闪失……


“那这可如何是好?”


想通了这一点,杨仪惶急地问道。


相比于杨仪的焦急,诸葛亮终究是要镇定一些,只见他沉思片刻,最后还是咬着牙说道


“如今之计,唯有请陛下尽量缓行。若是能在陛下到达汉中之前逼退曹贼,那自是最好不过。”


“若不然,那至少也要尽量稳定住汉中的局势,万不可让陛下身处险地。”


为了表示兴复汉室之心,天子绝不能后退。


但身为相父,也绝不能让天子有半点危险。


主意已定,诸葛亮一刻也没有拖延,直接就派了人,立刻动身往锦城方向而去。


把天子的事情安排完了,大汉丞相这才又想起一事,失声叫道“不好!”我爱看中文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