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103章 渡河(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03章 渡河(二)

  蜀汉之庄稼汉

按理来说,龙门渡、蒲坂津、风陵渡,这三个地方,渡河的最优解,当然是蒲坂津,因为那里水流平缓。


不像风陵渡,过去之后还需要面对天险潼关。


至于龙门渡,北有群山夹道的黄河峡谷,南是坦坦荡荡的平原,河水落差极大,乃是当年大禹治水的地方。


按当地人的说法,此处无风亦有三尺浪,水流远要比蒲坂津湍急得多。


所以鲜于辅在看透了冯贼的诡计之后,亲自领主力守在蒲坂津,不是没有道理的。


特别是经过这一场秋雨,连蒲坂津都涨了不少水,更何况龙门渡?


更重要的是,因为时代的限制,双方将领谁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谁就能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关将军从雁门郡开始,一路横扫南下,造成了整个并州和司州相关地区的极大混乱。


别说各地的军情,就是洛阳,对河东地区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情况,都是一头雾水。


蒋济嗅觉灵敏,退回了轵关,避免了被冯刺史迎头一击的命运。


但同样,他也失去了探知河东消息的机会。


蒋济知道冯刺史或者关将军极有可能会在某个地方,等着自己。


但究竟是在哪里,有多少人,他却是一无所知。


至于隔河而守的鲜于辅,那就更不可能怎么知道,对岸的冯贼,究竟带来了多少人。


就算是成功把细作派到河东又如何?


河东作为最大的屯田重郡之一,现在到处兵荒马乱的,光是各处揭竿而起的屯田客,就不知号称多少万。


(石苞河东的狗大户,我石仲容又回来啦!)


那些所谓的义兵义军,上阵去面对魏国大军的胆子可能没有。


但借着汉军的名义从豪右世家的坞寨借些钱粮,胆子还是有的,不但有,而且很大。


鲜于辅甚至连关贼和冯贼是一前一后各自领兵南下,还是两人一齐领兵南下都不能确定。


在这么混乱的情况下,你还想去探查冯贼手头究竟有多少可用之兵?


洛阳传不过来有用的情报,细作又探查不出可靠的消息,手头兵力又不足以把整段河面防得密不透风。


鲜于辅面对凶名赫赫的冯贼,他能怎么办?


自然是优先重点防守易于渡河的地点。


冯刺史的三层饼预判,再加上刘浑所领的义从军,以及这一路上收拢的胡人,在东岸作出声势浩大的样子。


更是让鲜于辅相信自己的判断冯贼其意极有可能就是蒲坂津。


基于这个判断,关将军再次发挥“突袭”特性,挑了一个最不可能强渡的时候进行强渡。


从从高山峡谷冲下来的河水,激起不小的浪头,让木筏晃动不已。


木筏上的将士,不得不尽量放低了自己的重心,防止脚下不稳,从而掉入河里。


过了河中心后,对岸的魏军在一片慌乱过后,开始向河面射箭。


有些汹涌的浪头,给汉军渡河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但同时也给魏军造成了障碍。


借着浪头的掩护,在河里泅渡的人和马,竟是少有遭到魏军箭羽的伤害。


反而是木筏上的将士,遭到了魏军弓弩的重点针对。


虽然木筏最前面,已经竖起了巨大的木楯,但在对方弓箭手的抛射下,仍然不断有将士被从空中抛落的箭羽射中。


一个屯长从大楯后面站了起来,冒着魏军的箭雨,想要看一下还有多远到达对岸。


谁料好死不死,一支箭羽正好如闪电般地射至,屯长躲闪不及,登时就被射中了肩膀。


只听得他惨呼一声,再加上刚才下意识地想要躲过箭羽,身子晃得太过厉害,一个站立不稳,就向河里翻去。


河里的水浪本来就比往日大,再加上十数条木筏的划动,更是激起了大大小小的浪花。


屯长掉入河里,一个浪头过来,立刻就把他给吞没了。


按常理,这个屯长基本算是要沉到水底喂鱼了。


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浪头过后,一个脑袋居然又冒出水面来,不是屯长是谁?


后面跟上来的木筏试探性地伸过来一根竹杆,屯长拼着最后一丝力气,紧紧地抓住竹杆。


“还活着!”


木筏上面有人在高喊。


“拉上来!”


木筏一直向对岸划去,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救人只是顺道,抓紧时间冲向对岸才是正事。


屯长下意识地死命抓紧了竹杆,任由木筏上的人不断地把竹杆往回收。


他知道,一旦自己放开了手,下一次可就没有这么好命。


“中箭了!”


木筏上的人终于把屯长拉了回来,看到肩膀上半折的箭羽,又是一声惊呼。


“哗!”


屯长吐出一大口黄汤,断断续续地说道


“没伤到筋骨……”


话还没说完,便昏迷了过去。


有人拿匕首挑开屯长伤口周围的衣物,看到丝绸内衬被箭头带进了肉里,不禁咧了咧嘴


“命真大!”


命确实大。


换了别人,中箭掉入河里,早就没命了。


谁知道这家伙竟然只是受了轻伤?


救了他一命的,有两个东西。


一是丝绸内衬——这是立下了功劳的军中精锐才有的待遇。


二是他身上所披的藤甲。


屯长身上的藤甲,是南中特产。


取山上的老藤,先在水里浸泡半个月到一个月,再拿出来暴晒,然后再用桐油泡上一年。


编织成甲衣后,日常还要用桐油保养,以免失了油性。


这种藤甲,虽然防护能力比不过铁甲,但却是极为坚韧,已经算是很难得的护甲。


更重要的是,它非常轻便,又不怕水,穿着这种藤甲渡河,就算是掉落入水中,它甚至能够帮助将士浮在水面上。


堪称是具有救生衣功能的水上战场衣甲。


不过它也有缺点。


一是制作极耗时间,同时还耗人力物力。


二是怕火。


怕火自不必说,只是这玩意就从来就没有大规模出现在汉魏的双方战场上。


魏国连见都没见过这种藤甲,又怎么可能知道它的弱点是什么?


而且现在魏国对汉国的印象就是土豪有钱!


不说那犹如被鬼王从阴间召唤出来的铁甲鬼骑。


就是汉军的披甲精兵,不但在数量上直逼魏军,甚至质量已经超过了魏军,铠甲极厚,训练有素。


所以魏国哪想过汉军还会装备这种土得掉渣,一看就是只有穷逼才会穿的藤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