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清穿]皇家小道士潇洒 > 第58章 风云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8章 风云起

  [清穿]皇家小道士潇洒

潇洒黑溜溜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哥哥们,满满的都是好奇。


三位哥哥都是莫名的心虚。


潇洒喊着:“大哥、八哥、九哥。”人朝哥哥们跑去要抱抱,大郡王抱住弟弟,问道:“这是去哪里?”


“去找二哥哦。大哥、八哥、九哥,你们那?”亮晶晶的大眼睛骨碌骨碌的,要人看着越加心虚。大郡王磕绊道:“去给汗阿玛请安。”


“有好事哦?大哥?”潇洒小小的兴奋,大有你们是不是藏着什么好吃的,我发现了,快拿出来。


大郡王一愣,八贝勒笑道:“十九弟放心,哥哥们要有好事,一定和十九弟分享。”


“好哦。”潇洒在大哥怀里鼓掌,看向九阿哥:“九哥,前儿九嫂进宫留言和潇洒说,三嫂、四嫂、五嫂……九嫂要去白云观打醮,潇洒已经派人去告诉九嫂了哦,潇洒明儿上午就去找九嫂哦。”


九阿哥一愣:“九哥倒不知道这些事情。”九阿哥伸手捏捏胖弟弟的小脸蛋,目光忧虑,关心地问:“去找你二哥做什么?”


“有事情哦。”潇洒直觉,这个事情不能和三位哥哥们说,“二哥的小秘密哦。”


大郡王心里一惊,哥仨互看一眼,都怕无辜的胖弟弟牵扯在里面,八贝勒难得的板着脸,嘱咐道:“明儿去白云观回来,记得派人和八哥和九哥说一声,八哥和九哥找十九弟有事情,若八哥和九哥下衙早,派人去和十九弟说一声。”


潇洒一听,误以为是和哥哥们的“好事”有关,欢呼道:“好哦,好哦。”


潇洒小道士还要去陪皇太后用晚食,和三个哥哥分别后,小跑去找太子。


三位哥哥望着弟弟的背影,都是心里沉沉的:不管如何,走了这一步,他们兄弟,再也不能和以前那般了。


三位皇阿哥一起去澹宁居。潇洒着急时间,和跟着的宫人侍卫说一声,自己直接用飞的,穿过湖泊堤坝,飞到西花园门口。


西花园的侍卫都认识十九阿哥,也知道十九阿哥来太子必然要见的,可他们担心太子正有什么私密事情,一起拦着道:“阿哥稍等,我们去通报一声,好不好?刚太子殿下的老师王剡大人进去了。”


潇洒秒懂,小怕怕地道:“潇洒要见二哥,不要见王剡大人哦。”


“吾等明白。阿哥进来门里坐着,用一杯我们用的茶。”


“好哦。”


此时此刻,西花园的外书房,王剡正在不停地唠叨太子:“太子殿下,臣知道是下面的人伺候不经心,您心胸宽大对小事情不在意。可您在西花园,也要保持衣冠整齐,不知道的人会说您没了礼仪……”


太子倒是没有和往常一样烦躁,甚至采用尿遁等等之法逃离,反而是从善如流地自己扣上扣子,微笑道:“老师莫要担心。孤在西山和十九弟耍了一通,回来刚用了热茶正热着,所以解开扣子。”


王剡老师一听太子和十九阿哥出门了,顿时放了心,夸道:“太子殿下和十九阿哥处得好,臣很高兴。十九阿哥赤子心性,最是亮堂人儿……”


王剡待要继续夸夸十九阿哥,要太子多和十九阿哥接触,一个小太监进来。太子和王剡一起看向小太监,小太监行礼,很是为难地道:“太子殿下,刚门口有侍卫来报,有点要事。”


太子对贴身太监的表情很是熟悉,知道这是真有事情,但不好当着王剡老师的面说,就道:“老师,您先休息一会儿看看书,孤去去就来。”


哪知道一向抓住他唠叨不停的王剡大人却说:“臣不用休息,臣就是担心太子,过来看看。太子气息平和,臣就放了大心了。太子尽管去忙,谨记得,外事重要,家事也重要。”


太子心虚:“老师放心,孤已经做了决定,要小三格格也去学院念书,如果可以,小二阿哥和小三阿哥,也去学习。”


出去学习才能和同龄人接触,皇子阿哥们的孩子都送去学院,太子的孩子最好也去。王剡老师因为太子的决定微笑:“既然太子殿下有了决定,臣会找机会,和皇上提一提。”


“谢谢老师。”


太子殿下目送王剡老师弯下去的背影,一直到看不见。王剡大人出来书房,老花的眼睛微微眯着,花白的几根头发在晚风中微微飞起。


潇洒小道士在西花园门房的窗户里,瞅着王剡老师离开了,大眼睛都是欢喜的笑儿,和侍卫们一抱拳,小跑着去到外书房。


此时,太子也听贴身太监说起“真相”,正笑话他们的小机灵:“闹的十九弟也怕他们,真真是……”又道:“此事做得好,下去端上来十九弟喜欢的点心。”说着话,就听到一阵小孩子的脚步声,十九阿哥的声音响起:“二哥。”


太子望见一个小身影迎面扑来,伸胳膊抱着,笑道:“有什么事情?下次可不能这样,王剡大人唠叨十九弟,也是为了十九弟好。”


“知道~知道~”小道士在太子的怀里,瞧着太子身上的气息还是压抑着,“二哥,你和潇洒一起打坐念经哦。”


太子:“……好。”


潇洒领着太子,在书房的一个暖阁里坐下来:“师兄说,念经时候的经堂、打坐,都是形式,最重要的是心到。二哥跟着潇洒来哦。”


“好~~~”


太子不知道十九弟的想法,但他也知道十九弟感知敏锐,估计看出来他情绪不稳了,心里头感激,虽然不抱希望,还是净了手,换了一身道袍,盘腿坐好在炕上。


但见兄弟两个嘴里动着不停,也没有木鱼的,就这样念着。潇洒眼睛半和,专心致志,不一会儿太子被他引着,一时还真的放下所有的烦心事,清心静心。


此时的澹宁居里,皇上和大臣们商议好,有刑部和都察院开始审理徐家科举舞弊之案,至于谣言,皇上右手转动十八子菩提佛珠,眼睛微合,缓缓道来:“朕这些年,一直对读书人优渥有加……”


没人敢说话。


皇上:“张廷玉,你来说,大唐首创科举制度,到宋朝逐步完善,宋朝对科举舞弊,怎么处理?”


张廷玉“刷”地站起来:“回皇上,宋朝采取连坐制度,将全国考区划分,一个区内一旦发现一个人科举舞弊,则这个区的所有读书人都取消当年的科举资格。如果发现一个考生作弊而其他人没有举报的话,这个区的所有考生都会受到牵连,同样取消当年的考试资格。”


“元朝?”


“类同宋朝。”


“明朝?”


“回皇上,到了明朝,科举制基本固化,法治更加严明,考试作弊一旦被抓,一般都是发配边疆。流放并不是终身,只流放三届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也就是说作弊者要在边疆呆九年。”


“如今?”


“回皇上,……如今科举舞弊之风盛行,几次打杀,都刹不住这股风气,急需朝廷拿出来一个新方法。然臣等面对如此情景,却没有给君父分忧,是臣等失职。”


皇上面色严厉。


下面的人都噤若寒蝉。


张廷玉,终于将皇上心里的这句话说了出来,脸色发白,极力站稳自己。


好一会儿,皇上轻轻一叹:“张英啊,你有一个好儿子。”


张廷玉的眼泪“刷”地出来。


张廷玉不到四十岁的年纪,目前官位不高,却是做了好几年皇上的南书房行走,皇上这是明摆着,要培养张廷玉做接替陈廷敬的宰相:张廷玉的个人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皇上怀念早逝的老臣张英,张廷玉的父亲。


张廷玉默默地擦眼泪,一番话说了出来,上报皇上的恩,下报百姓供养之情,作为一个读书人,第一个革了天下读书人的命,他只能默默地流泪。


落针可闻的寂静中,皇上问:“阿灵阿,你说说,这次的事情,怎么解决?”


阿灵阿站起来,掏出来准备好的答复:“回皇上,皇上仁慈,然他们不知道珍惜,自当严惩。臣记得,顺治十四年丁酉,也是南京的乡试科场,正考官曹本荣、副考官宋之绳和其他几位考官公然在考场内互相翻阅试卷,按照事先拟好的名单取人,被人告发。朝廷查实后,先皇下旨将涉事官员立斩、抄家!”


“先皇下令南京乡试所有的秀才进京,有他老人家亲自看着重新考试,每一个考生身边有两个八旗兵看守,三天三夜陪着,有没有真才实学,一考便知道。”


!!!


阿灵阿的话里杀气腾腾。


在座的人都是沉默。


皇上不断地转动手里的佛珠,陷入沉思。


这件事闹开了,南京乡试重考是必然的。在座的人都担心的,此举会带来的其他问题,一旦朝廷下令重考,天下哗然。朝廷要安抚民众不说,江北江南,江南内部读书人不同的派系,必然也会闹起来。


顺治十四年,重考开始,好多花钱买的举人就露了馅,每一名举人都由两名侍卫持刀挟护,由先皇亲试。最终筛除了二十五人,全部被判死刑,先皇不忍心,天恩浩荡赦免了他们——“俱从宽免死,各责四十大板,流徙尚阳堡”。


不过没过多久,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江南乡试又出事了。


江南乡试上榜举人120人,多为“名士子弟”——这里的“名士”其实就是明末东林党那群人。自然引起舆论不服:都改朝换代了,凭什么掌控朝政的还是你们?


江南中下层民众议论哗然,风波很快闹到北京城。先皇脾气刚硬,东林党在他的眼里,就是一群“水太冷”的人,高兴于他们投降大清,也看不起他们的没有骨头,下令所有举人全部押进北京,依然由先皇亲自考试,身边都有军校持刀监视,不合格的就直接下狱。


结果,只有一人三试皆优,评为解元,剩下一百一十八人全部不合格!这个作弊率和通过率是极其耸人听闻的!先皇大为火光,主考官方猷、钱开宗斩立决,妻子家产籍没入官;其余叶楚槐等南闱全部考官18人立即处以绞刑,妻子家产籍没入官。其余被控告有“关节”的新举人,各责打40大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妻、子流放宁古塔。


这就是要所有人至今一提起,就感到头皮发麻的丁酉大案。


当然,先皇此举是很有效果的!在他老人家驾崩后的多年,提起来还是震慑力十足。


只是皇上一心要仁慈的名声,这些年手段越发缓和罢了。


可是在座的人哪个不知道,皇上那缓和的手段,只是表面,真实的做派,比先皇冷酷多了。


都摄于皇上的威严,不管是想要闹大闹得惊天动地的,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都等着皇上表态。


皇上还是沉默。


却是十二阿哥站了起来,道:“汗阿玛,儿臣有一点想法。”


皇上微微睁开眼睛:“说吧。”


“汗阿玛,先皇痛恨贪污,痛恨舞弊徇私之事,手法严厉,这是先皇的仁慈和圣明。若没有当年的一番雷霆手段,大清如今的科举舞弊可能是更严重,而如今不断有科举舞弊被爆出来,另一面也是说明,大清子民信任朝廷,信任皇上,才会拼死想求一个说法。”


!!!


所有人都偷瞄十二阿哥:自从十二阿哥进了兵部,这是吃了金刚钻,换了人不成?


皇上笑道:“难得我们的十二阿哥有此言语。”


众人也都笑,大大方方地看向十二阿哥,饱含“赞赏”!


十二阿哥很不习惯在这样的场合说话,更因为众人的注视脸红红的,小小声道:“这是四哥在信里告诉儿臣的,儿臣……和四哥问徐家舞弊案。”


!!!


目瞪口呆中,所有人一起哭笑不得。


皇上更是无奈:朕居然有一个如此实诚的儿子?!


皇上笑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佛祖也有金刚怒目……罢了。张廷玉,你给南京发一道催促的信件。若南京不能给朝廷一个公正的答复,就用皇考的方法,有礼部负责重考。”


张廷玉和礼部官员一起站起来:“臣等遵命。”


“至于这次的礼部会试成绩,暂时保留。殿试推迟,等南京之事处理完毕,再酌情处理。”


“臣等遵旨。”


皇上和大臣们商议,先给老百姓一个交代:有关于科举舞弊之事频繁发生,朝廷决心改革,所有大清子民,有好建议的,都可以送报上来。


“刷”地一下,大郡王、八贝勒、九阿哥心底一沉。


用脚指头去想,明天开始,四九城乃至天下的大清子民们,议论的方向大变!


科举改革,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天大的事情!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情!还有谁去关心噶礼科举舞弊案子了?


即使是闹事的举子们也积极地争取发言权,绞尽脑汁地想“一鸣惊人”的法子!


甚至这次会试考了好名次的举子们,都会恼怒散布谣言的人!


朝廷上的保守派们也会迁怒。


因为皇上借此机会,逼着张廷玉亲口说出来“科举改革”!


可是,皇上对他们的打击还没结束。


群臣都散去,皇上不着急去用晚食,而是领着八贝勒和九阿哥一起散步。


皇上背负双手踱步,目光看着前方,好似自言自语地问:“户部催债的事情,有什么进展,有什么困难?”


八贝勒定了定神,回答道:“回汗阿玛,儿臣和九弟,汇同户部同僚,目前已经收上来欠款五成,京城里各位官员都很配合,地方上,目前有四十八名官员自尽身亡。刑部已经立案,在查访中。”


“自尽身亡?他们的欠款还追吗?”


“追。”八贝勒若是以前,必然劝说皇上仁慈,可他今非昔比了,很有决断地回答:“汗阿玛,儿臣认为,若因为他们畏罪自杀就不追了,以后不知道有多少官员用‘死者为大’的招数,贪污国库银子,搜刮民脂民膏,一死了之,要子孙后代坐享其成。影响之坏,不堪想象。”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还是望着前方的天空、脚下的石子路。


“老九说说,你们都有了什么计划?”


九阿哥又感受到,以前他对汗阿玛的畏惧之情,只后悔刚刚没有抱一抱十九弟壮壮胆子,此刻期期艾艾的:“回汗阿玛……儿臣……儿臣……儿臣认为,刑部查案,耗费时日,单是各地方的人进京,就要一个多月。儿臣……儿臣想着,这地方上的款项税赋乱着,应该……改改……”


!!


九阿哥话没说完,自己吓得白了脸。


八贝勒震惊地望着九阿哥:九弟你在说什么?你要清查全国账目?


九阿哥因为八贝勒的反应,自己也傻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说出来了,明明他只是太害怕了啊。


内心对老九的能力和没出息,再一次有了认知的皇上,笑了:“难得老九有此见识,有胆有识啊。”


九阿哥脑门上的汗哗啦啦的,脸上白生生的,脑袋里更是乱糟糟的,只知道求饶:“汗阿玛,这是儿臣的胡思乱想。汗阿玛,您就当儿臣犯浑……。”


“别担心,朕是夸你,你怕什么?”皇上更是笑,“晚食时间了,你们都饿了吧。先去用饭,……都去给你们的母妃请安去吧。”


“……儿臣告退。”


八贝勒和九阿哥脚踩棉花的,恍恍惚惚地去给他们的母亲请安,想去找十九弟寻找点安慰都不敢,再思及他们这次,很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一颗心坠入冰窖,眼前一阵阵地发黑。


第二天,礼部散布的“谣言”果然在四九城疯传,士农工商都激动万分地唾骂科举舞弊的官员们,担忧科举改革的事情,关心朝廷要他们提建议的事情。


风向大变,这些年一桩桩的科举舞弊案子,都被翻出来,民众对未来迷茫不安的情况下,都对造成这些的罪魁祸首咒骂不停!


噶礼舞弊的事情,变成其中的一朵小浪花,沉没在民众唾沫的大海洋里。


被牵连其中的这届举子们,本来就因为此次会试的几番波折恼火,此刻再也忍不住,围坐到礼部衙门里,不给一个明确的答复就绝食!


而等他们从礼部汉人尚书·王剡大人的口中,得知明确的答复,不知道是什么心情,哭哭笑笑的,不管这次考中没有考中的,倒是生出几分共患难的情分。


“这位兄台请不要哭泣,我们的事情摆在一边,一切等南京那头的结果。”


“兄台说得对,我们这点小事,对比科举改革大事,只是小事。”


“科举,从大唐事情开始,不断完善至今,……改革吧,也是该改革了。”


“……”


一人一句,都是认了命。不管他们有什么心思,反正不能和朝廷对着干不是?赶紧地,怎么应对改革提建议,才是天大的事情!


朝野上下都忙碌起来。


男女老少,甚至八大胡同都议论纷纷。


朝廷的决议通过快马信件一批批地送出去,送到各个地方。


潇洒和嫂嫂们出宫去道观打醮,听了一耳朵,都挺高兴。晚上去户部找八哥和九哥,听到他们吞吞吐吐的,一句话也没有,一番吃喝玩乐,他也忘记了问。


太子和幕僚们,东宫属官们都震惊于事情的变化,一起商议的结果是:帝心不可测,静观其变。


大郡王府外书房,大郡王不停地转圈,暴躁地吼一声:“八弟,你看看这结果!不如一开始就告诉汗阿玛!”


八贝勒面色很不好,呆呆的。


九阿哥看不惯大郡王的行为,怒道:“大哥,这事情怎么能怪八哥?八哥也是一片好意!”


“那你说现在怎么办!”大郡王瞪大眼睛。


“现在,我们还有第二个方法。”八贝勒缓缓开口。


谣言的事情暂时解决,皇上在心里对所有牵扯其中的人,各打五十大板,只等出海的队伍走了,来一个秋后算账!


傍晚时分的夕阳疏疏浅浅的,落在皇上的身上,宛若镀上一层金光。皇上一路上沉思着,打算回去清溪书屋用饭,又思及熊孩子说的,“今儿和二哥一起采来的榆钱儿……”想起太子最近的孝顺,对十九阿哥和妹妹们的友爱,到底是心里软了软。


噶礼的事情爆出来,太子敏感的心思会有的反应,皇上不用想也知道,纵然还是气怒太子的知情不报,管不住噶礼,到底是不放心太子的状态。


再思及刚王剡提起的,皇子阿哥的孩子去学院,太子的孩子们也应该去,皇上的脚步一顿,问道:“太子在哪里?”


魏珠立即从身后站出来:“回皇上,太子殿下在西花园,和十九阿哥念经打坐。最近几天,十九阿哥都和太子殿下一起打坐。”


皇上乐了。


有熊孩子在,皇上放下大半的心,同时也深刻地感叹熊孩子的用心良苦:就因为太子心情不好,也不问原因,一直抽时间陪着太子,这都三天了,还不放心地拉着太子一起打坐念经。


皇上心里暖融融的,笑道:“走吧,我们也去西花园看看。”


皇上带着人,大约十分钟,来到西花园,得知太子和十九阿哥去找皇太后了,打算和皇太后一起用晚食,皇上脸上的笑容加大。


皇上也没有立刻离开,亲自去两个儿子打坐的暖阁看了看,愣了眼:金碧辉煌的摆设晃花人眼,连个蒲团都没有,更没有一尊道祖画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