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穿到古代做名士 > 298、第 298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298、第 298 章

  穿到古代做名士

开头或结尾处写一写他们在这次蒸汽机制造和机床改造中做出的贡献,至少能换个圣旨表彰中的“某某人等”。要是能再把蒸汽动力机械的发展前景描述得动人些,这么些个官员、学生同时上书,说不定还能从户部多要些经费……


他这想法是不是太功利些了?


宋时有意自省,他师兄却不让他省,侧过头在那只卷着自己发丝的手指上蹭了蹭,赞许地说:“此事非唯为咱们小家之利,更是为天下人牟利。天下事自然该由朝廷牵头,你我已是化外闲散之人,岂得还像做亲民官时一般自行筹款?”


他顺手握住宋时的手,轻轻摩挲,神色沉稳而睿智:“这些日子只忙着造各色机器,带他们做力学计算类的作业多,写文章的时候少了,也实在该让他们写几篇,梳理这阵子所学所见所思。“


不光学生们该写,那些用自己的双手和简陋的手摇、脚踏车床切削出堪比机器般精度的零件的工匠也值得一篇论文。他们自己或许不会写文章,但经济园里有同样工人出身,读过职校,又懂技术又会写文的人可以帮着他们完成这篇扬名之作。


按贡献来说该把工匠放在第一作者,代笔者算第二作者。不过方今天下仍是讲究士农工商四民之别,若将工匠的名字压在读书人前头,代笔者和身为士子的读者心里只怕都意难平。


还是单由主笔之人署名,将工匠名加在标题上,写某某匠人工作报告好了。


宋时一面说着话,不知何时蹭到了桓凌椅子扶手上坐着,拄着下巴说:“也得给他们培训一下论文写作方法,别写出来都是一片颂圣之声,看不见具体工作方法和数据。“


颂圣是免不了的,但专业部分要写得有专业性,经得住后人反复参考的。


且不说这些文章对工业发展的贡献,万一以后再有个像他这样的穿越者,穿越后要照着这个论文复原技术的,买了文却看不见数据,岂不要吐血?


他这个穿越前辈如今过得不错,也是托了能看到前人论文的福,有余力帮后辈做个准备就帮一把吧。


他尽显前辈风范,就地筹划起了论文库、论文索引等事。


桓凌就爱听他说这些,含笑附和:“那就把这两天的课考改成写文章,咱们正好也要给朝廷写表章,边写边替他们修改吧。”


改完了刻印出来,先往京里开个工作报告会扬扬名,留几套在渤海这边的藏里供后来的学生们学习,再往汉中学院送几套,最后再找个建阳书商出普及版,销往各地。


蒸汽机的发明就是工业革·命的起·点,说不定这些文章能被学习、引用到五百年后呢,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写出能经得住历史考验的文章!


可怜学生们正沉浸在造出蒸汽机的激动余韵中,等着能再和桓院士多互吹一阵——或者一块儿吹宋院长,顺便听桓院士褒扬他们两句也好。却不料想一进教室,便见两位老师同时站在台上,笑吟吟地恭喜他们。


恭喜他们做出千古未有之物,将成名垂千古之功。


所以……为了让他们的名字不只在史书中占个“某”“等”的字样,他们所成的事业只留下一句单薄的“参与研发蒸汽机”,院长和桓院士亲自给他们开论文写作课。


以前没写过的从头学起,写过的也复习一下格式,好好打磨出一篇经得起天下读书人检验的文章。


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跟着老师学写开题报告。诸生回去梳理一下自己想写什么,该去工厂拿数据的拿数据,该找人询问细节的找人询问,该翻老师旧著的翻旧著……


写得快点儿,要赶在新的蒸汽机献入京中之前把完整的论文交上来,给朝中官员、名家才子们散一散,开个技术进步报告会之类。


这场大会上肯定有工部干员——宋院长的亲大哥出席。


应该会有御史、翰林——包括他们俩的旧友、下属和从前到汉中学习过的两位翰林出席。


可能会有工部、户部参与管理京师经济园的官员——当然是跟他们学过农业技术的研究生旁听。


还会有阁老门生代表中枢重臣亲自关心他们的技术进步——没有别人也有他们两个首辅次辅的心爱弟子到场。


宋院长向学生们宣布了这个好消息,便拿起茶杯喝水润喉。


堂下诸生听着这些官职,不管年纪老幼、学历高低,各各都容光焕发、眼波盈盈,仿佛眼前已站着几位阁老、堂上官要检视他们的文章和品貌似的。


桓凌趁他说话间写了一黑板论文格式,撂下手里的粉笔,朝台下众学子微微一笑:“且把黑板上这些背下来,我和宋院长指点你们做文章。来日文章进京,散与天下名家,是成名还是丢脸就在你们笔下了。”


自然是要出名!


满堂学子摩拳擦掌,攥得笔杆几乎出水,将一腔激情和数月奋斗的成果倾泻纸上。


作者有话要说:中秋快乐!


这章写的不顺手,其实早几天就想发,到要发文时又觉得不好,想换角度重写,怎么改也不合意,不过今天过节,不想再拖了。先顺着写下来,下章再换方向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